首页

高跟虐马眼

时间:2025-05-24 01:37:05 作者:湾区企业突围中东欧 浏览量:19705

  中新社杭州10月2日电 (记者 王祖敏)28枚金牌之争将成为10月3日杭州亚运赛场的主旋律,中国队当日将在皮划艇、田径、攀岩等赛场水陆空三线争冠。中日女足争夺决赛席位、中国男篮争进四强,也是当日的焦点赛事。

  在产生10枚金牌的田径赛场,最受关注的当属体现亚洲速度的男女4x100米接力。在上届亚运会上,日本队和巴林队分别获得男子和女子冠军,中国男女队分别摘取铜牌和银牌。在本届亚运会上,谢震业和葛曼棋双双加冕亚洲男女新“飞人”,在他们的带领下,中国队将在两个项目上冲击金牌。

  男子三级跳远,中国队的东京奥运亚军朱亚明将携27岁的方耀庆共同出战。本届亚运会官网数据显示,该项目的赛会纪录,是由中国选手邹四新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创造的17米31,至今已有33年,是亚运赛场最“古老”的纪录之一。

  目前朱亚明的个人最好成绩(17米57)和赛季最好成绩(17米36)均超过了赛会纪录,他能否在杭州亚运会上刷新这一“古老”纪录,也是一大看点。

  在上届亚运会上,中国选手刘诗颖和吕会会包揽女子标枪金银牌。在这个亚运周期,刘诗颖获得东京奥运冠军。如今这两位女子标枪名将再次联袂出战亚运会,有望继续包揽该项目的冠亚军。

  跳水赛场的2金争夺战依然将是中国队的内战。在备受关注的女子10米跳台决赛中,刚搭档获得双人金牌的全红婵和陈芋汐将成为对手,同场竞技“水花消失术”,中国队包揽该项目金银牌在情理之中。今年世锦赛冠军王宗源将与19岁小将郑九源联袂出战,力争包揽男子3米跳板冠亚军。

  举重将进行男子73公斤级决赛,今年世锦赛抓举金牌和总成绩银牌获得者、25岁的中国选手韦胤廷将全力冲冠。今年两站世界杯冠军、17岁小将王梓赛和24岁的世锦赛冠军严浪宇,将力争在男子蹦床个人项目上为中国队实现卫冕。

  皮划艇静水比赛将决出最后6枚金牌,整体实力强大的中国队在所参加的5个项目上均有夺冠实力。

  拥有13枚金牌的拳击比赛进入首个金牌日,中国选手在当日两项比赛中均已进入决赛。女子50公斤级,今年世锦赛冠军吴愉将与泰国选手争冠,24岁的中国小将韩雪振将在男子92公斤级冲金。

  围棋收官日将决出男女团体金牌,两场决赛均是中韩之战。在男子个人赛中屈居亚军后,中国围棋队最年轻的“八冠王”柯洁就曾表示,要在团体赛中“不留遗憾”。

  攀岩开赛首日将产生男女个人速度双冠。该项目在上届亚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,中国队分别获得男子个人速度银牌和女子个人速度铜牌,此番中国队将双项冲冠,力争实现该项目亚运金牌零的突破。

  女足半决赛续演中日大战。在去年的女足亚洲杯半决赛上,中国女足正是淘汰日本队晋级决赛,并在时隔16年后重获亚洲杯冠军。如今两队再次相遇,已逐渐走出世界杯失利阴霾的中国女足有望更进一步。

  男子篮球将进行1/4决赛,早就定下亚运夺冠目标的中国男篮当能顺利晋级半决赛。女子手球半决赛,中国队将与韩国队争夺决赛权。(完) 【编辑:周驰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朝鲜外务相抵达莫斯科 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

航运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。据高海云介绍,中国海运服务网络遍及全球,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线联系。

国家森防指办公室派出工作组协调指导贵州省森林火灾扑救工作

香港教联会副会长邓飞指出,香港教育优势多元化,无论是训育辅导、领袖生训练、全人发展、社会工作和教育心理学家专业支援等,覆盖素质教育的范畴,给各类输入人才的子女提供多元化教育的选择。邓飞预计,随着各类“抢人才”项目推行,到香港的插班生数量将不断增加,相信可缓解各年级收生不足的情况。

陕西西安:动车组随车机械师的“三到作业”

“扎根苍茫大地,深爱热土家园。叶子是碧绿的江水,花朵如天空般蔚蓝。马兰花,默默人间美丽;马兰花,静静岁月流传……”这是清华大学原创话剧《马兰花开》主题曲中的歌词,深情歌颂了“两弹元勋”邓稼先为祖国核事业呕心沥血、忘我奋斗的不平凡人生。

新疆青海等地有中到大雨 江南华南等地多分散性对流

这并非孤例。2020年,获得CSP-S一、二、三等奖的小学生比例分别为1.13%、1.24%和1.92%,2023年升至2.10%、4.20%和5.48%;初中生涨幅同样惊人,2020年,获得一、二、三等奖的初中生比例分别为27.62%、40.12%和46.44%,2023年已升至40.76%、54.26%和54.83%,二、三等奖获奖人数甚至超过高中生。

东西问丨林汉明:如何以中西方科研理念“灌溉”下一代?

2月3日,北京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亦庄举办,提出到2028年将在亦庄形成商业航天500亿级产业集群。大会正式发布了“北京火箭大街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”,将于今年4月开建,2025年正式投入使用。黄志澄称,从江湖人称的“火箭一条街”到名副其实的“北京火箭大街”,中国走得很快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